冬奥油城志愿者 铁人精神薪火传
自2022年北京冬奥会盛大开幕以来,世界各地的运动健儿在冰雪世界中勇敢拼搏、大放异彩,而在赛场之外,有这样一群来自百湖之城、油化之都的有志青年,充分发扬来自家乡的大庆精神、铁人精神,成为冰雪赛道之外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。
“五轮选拔,成为两万分之三十七”,他,是刘奕麟,通过了五轮严格的选拔,在2万多名备选志愿者当中脱颖而出,成为光荣的三十七分之一。在接受了长达一年的特殊培训后,终于怀着紧张激动的心情来到了张家口赛场。
刘奕麟自16岁起便积极参加志愿服务工作,曾在大庆市图书馆从事志愿服务超300小时并在此期间评为“优秀志愿者”和共青团大庆市委员会的“优秀青年志愿者”。
比赛期间,他在对外联络部担任拉脱维亚代表团团长一职,从事冬奥会、冬残奥会大家庭联络服务,贵宾以及国家(地区)奥委会、残奥委会代表团联络服务,语言抵离服务等工作。除夕之夜,正是合家团圆亲人相聚的时候,自己正在他乡和其他志愿者们一起为开幕式做最后的准备,他说,在冬奥会度过的这样一个特别的春节,“说不想家是不可能的”,开幕在即,焦虑和思念混杂在心里,也不止一次偷偷地抹眼泪,但是想到将铁人王进喜的那一句“人无压力轻飘飘,井无压力不出油”,会将压力也视作是自己成长的动力。
“我们离场馆最远,但离观众最近”,他,是张浩文,在大赛期间,担任延庆赛区阪泉综合服务中心的赛事服务助理。作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环境工程系2018级在读本科生,学期的课程一结束,他便跟随学校的志愿者队伍光荣出征。
作为服务助理,张浩文每天的工作主要是负责引导现场观众去卫生间、特许商店等场所、维护现场秩序、引导观众经过票检、安检最后登车离开服务中心并前往竞赛场馆观看比赛。即便由于工作内容繁琐、机动性强,即便与场馆和冰雪赛道仍有距离,他仍然充满自豪、满怀热情,在线上连线采访中,他表示,“每天能和观众在一起是我最开心的事!和来到赛场参观的小朋友们合影、为年迈的大爷手里递上一份冬奥会刊、为行动不方便的残障人士进行服务等等。只要能帮助有需要的人,我就很高兴!”
在冬奥赛场的每一个角落,来自油城雪乡的铁人后代,怀抱梦想,在雪地冰天里,心中充满拼搏的热情、脸上写满灿烂的笑容,他们始终将“爱国、创业、求实、奉献”牢记心中,用无限的真诚和饱满的精神迎接世界各地远道而来的客人;他们同每一位忙碌在自己岗位上的千千万万冬奥青年志愿者一起,向世界传达和平与友善,为这场举世瞩目的世界体育盛会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,讲好属于青年一代的中国故事,传递中国青年的温暖。
稿件来源:曾宪博(实习)
新华聚焦网:宋廷义 编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