帮助中心
您的当前位置: 首页 > 社会 正文

卧底星巴克:咖啡食材过期继续卖,店员“言传身教”篡改保质期,报废糕点再上架

作者:新京报 时间:2021-12-13 浏览量:
导读:星巴克,一家全球知名的咖啡品牌,在国内200多个城市拥有超过5100家直营门店。星巴克在官网上给出承诺:“以行业最高标准为基础,制定并严格执行星巴克食品安全金标准。”然而,新京报记者近日在无锡市两家星巴克门店卧底调查发现,在所谓的“金标准”下,一些门店触碰了食品安全的红线:食材过期后仍继续用,做成多款畅销饮品售出;主管、店员“言传身教”篡改保质期,有的食材被人为“延保”一周;承诺“开封后不过夜”的

星巴克,一家全球知名的咖啡品牌,在国内200多个城市拥有超过5100家直营门店。星巴克在官网上给出承诺:“以行业最高标准为基础,制定并严格执行星巴克食品安全金标准。”

然而,新京报记者近日在无锡市两家星巴克门店卧底调查发现,在所谓的“金标准”下,一些门店触碰了食品安全的红线:食材过期后仍继续用,做成多款畅销饮品售出;主管、店员“言传身教”篡改保质期,有的食材被人为“延保”一周;承诺“开封后不过夜”的糕点,第二天偷偷上架。

记者卧底多日后发现,上述乱象并非偶发,在利益驱使和监管疏漏下,有些门店奉行着食品安全的“潜规则”。

巧克力液、抹茶液过期后,仍被加工成饮品售出

江苏省无锡市是星巴克较早进驻的地区之一,通过地图搜索显示,目前市区已有80多家门店,大多开在商业区和写字楼内。星巴克官网介绍称,目前中国大陆市场的所有门店均是公司直营,不对外开放加盟。

10月下旬,新京报记者经过三轮面试后,应聘进入无锡星巴克震泽路店工作,工作内容是制作包括咖啡在内的各种饮品。

这家店地处无锡软件园内,店铺面积近两百平方米。软件园里很多上班族都是这里的常客,工作日的午后,店里常常排起长队,一天能卖出四五百杯饮品。

除记者外,这家店共有9名员工,包括1名门店经理和3名值班主管。虽然没有任何经验,但记者入职后被要求直接上岗,由一名老员工带教。在工作时间外,星巴克给新员工安排了网络课程,通过手机学习咖啡制作和规章制度。

在星巴克的规章制度中,尤其强调食品安全问题。然而记者上岗不久就发现,食品安全的相关规定在这里形同虚设,食材过期后仍被继续使用。

巧克力液是门店常备食材之一,由巧克力粉兑水调制而成。星巴克《产品开封保质期汇总表》里标明,这种巧克力液在冷藏条件下,保质期为48小时。10月31日上午,记者发现冰箱里存放的一桶巧克力液,使用期限为10月31日8点前,而记者看到时,这桶巧克力液已经过了保质期,但店员并没有按规定报废处理。

当天记者在现场看到,店员不止一次用那桶过期的巧克力液,给顾客制作饮品,其中包括畅销早餐饮品可可蒸气奶。

上午10点左右,有顾客点了一杯可可蒸气奶。一名店员毫不犹豫,将那桶过期的巧克力液从冰箱里拿了出来,约90毫升的巧克力液被倒进咖啡杯内和热牛奶混合。这杯可可蒸气奶制作完成后,那桶过期的巧克力液仍没有用完,又被店员放回了冰箱。

1-211213121RH46.jpg

记者观察发现,当天店内的过期食材并非只有这一种,一壶用于制作抹茶拿铁的抹茶液也已过期。标签信息显示,它在10月31日早晨8点40分到期,而当天下午临近2点,记者看到一名店员用这壶过期的抹茶液,给顾客做了一杯抹茶拿铁,之后这壶抹茶液同样被放回原处,等着下11月7日下午,在星巴克无锡震泽路店,冰箱里摆放的桃果肉已经过期,旁边的两瓶奶油也已经过期。新京报记者 韩福涛 摄

过期前十分钟换标签,店内一天出现4种过期食材

随着调查深入记者发现,使用过期食材在店内并非特殊情况,而是主管和店员心知肚明的惯例。

11月7日下午,记者看到摆在吧台的一壶红茶液没有贴保质期标签,一名在吧台制作饮品的店员向记者解释了其中缘由,“因为已经过期,就把标签撕掉了。”

一瓶奶油的保质期标签也不见踪影,“奶油也过期了?”面对记者的疑问,这名店员给出了肯定的答复。

随后,记者在吧台找到了一张纸条,上面记录了几种食材的过期时间,其中写明红茶液的过期时间为11点30分,奶油的过期时间为13点26分。这张纸条还记录了桃果肉和抹茶液的过期时间,分别为12点半和13点40分。记者随后找到了桃果肉和抹茶液,店员还未来得及将它们的保质期标签撕掉,上面记录的保质期信息与纸条上记载的一致。

而记者看到这张纸条时,已是下午5点,这意味着上述4种食材均已过期。

但在店员眼里,这些食材没有什么问题,仍照常用它们给顾客制作饮品。当天,记者将4种食材过期的情况反映给了门店值班主管,“这几种食材到期了,要不要倒掉换新的?”值班主管显然对这一情况早就知情,吩咐记者继续使用这些过期食材。

1-211213121931b6.jpg

11月7日,在星巴克无锡震泽路店,店员记录了一些食材的到期时间,然而到期后,这些食材并没有被按时报废。 新京报记者 韩福涛 摄

为了“掩护”使用过期食材的行为,一些食材的保质期标签常常被随意篡改。

红茶液是制作红茶拿铁的必备食材,11月2日傍晚5点多,这家门店的红茶液还剩下半壶,但是店员没有按规定清空,而是又调制了新的红茶液倒入壶中混合。随后一名店员吩咐记者写上新的保质期换掉旧标签,新旧混合的红茶液,摇身一变成了一壶新的红茶液。如此一来,原本剩下的红茶液,便“延长”了保质期。

记者在店内观察多日发现,如果旧料剩的多,店员会直接篡改保质期。原本保质期只有一天的红茶液和抹茶液,常常到了过期时间还剩下不少,所以篡改保质期的情况也经常发生。

11月6日中午记者看到,有一壶抹茶液将于11月6日13点49分过期,不过在过期前的十分钟,星巴克的一名店员对保质期标签动了手脚。只见这名店员环顾一周,发现周围没有顾客,便拿起那壶抹茶液,撕下保质期标签,并迅速贴上一张新标签。如此一来原本已经过期的抹茶液,便可以堂而皇之再用一天。

篡改食材保质期并不是这家星巴克门店的特殊操作。在星巴克的另一家门店,面对过期的食材,他们也是同样的处理方法。

11月21日,新京报记者在星巴克无锡昌兴大厦店卧底发现,店内用于制作“星冰乐”的可可碎片已经过期。保质期标签信息显示它于11月14日开封,11月20日到期,不过值班主管发现后没有将其报废,而是撕下保质期标签,直接换了个新的标签。新的保质期标签显示,它的过期时限被延后了整整一周。

“冬天星冰乐做的少,(可可碎片)一个星期用不完。”一名店员透露,篡改保质期并非只用于这一种原料,摩卡酱和桃果肉到了过期时间,也会直接改保质期。

今年以来,多家知名餐饮品牌接连被爆出食品安全问题。陈音江建议,监管部门在加强日常监管的同时,还可以健全食品安全黑名单制度,“设置准入和退出机制,企业严重违反食品安全法要列入黑名单,个人做出恶劣的违法行为也要列入黑名单,联合惩戒效果可能会更好。”


新华聚焦网:李玉秀

栏目分类
Copyright © 2021-2026 大连三德电影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:(辽)字第00767号
辽ICP备2021001953号-1       辽公网安备 21028102000148号       【人员查询】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