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检验一个人的品质,看他在这条道上干了什么
去附近的店铺买包子,
几百米的距离,
中间隔着一条马路,
对于很多九岁、十岁的小孩来说,
不是什么难事儿,
顺道打个酱油也不在话下。
但对于一些孩子来说,是艰难的一步。
家住重庆渝北区桃源大道的10岁小姑娘邓颖,
患有先天性双目失明,
去年,小邓颖第一次“独自”出门买包子,
小心翼翼地用盲杖探索道路,
过马路前,聆听周围的声响,
如果身边有其他人在走,
也听不到车经过的声音,
代表着是绿灯,她便跟着周围的人走,
虽然花费了比平时多几倍的时间,
但顺利买到了包子,并安全回到家。
小邓颖不知道,妈妈一直在默默守护着她。
接下来,妈妈常常创造让孩子“独自”出门的机会,
自己却悄悄跟着,陪伴在身边,
网友称为“最深情的隐形陪伴”。
感动于深情的母爱之外,
也有不少人把目光聚焦在了盲道上。
盲道是专门帮助盲人行走的道路设施。但现实中常常出现这样的情况:盲道的确很“忙”,但没有很好地服务有需要的人士,除了盲人什么都有。
还有的盲道,在规划设计上,就透着不打算让人用的本意。
离草坪太近,不达标↓↓↓
内蒙古“十八弯”↓↓↓
还有山西“史上最曲折”盲道,百米内有35处“Z”字转弯。湖北一处不足50米的盲道呈“S”形,23个转弯,另一处50米长弧形盲道有29个转弯。
盲道等无障碍设施的建设、维护和使用,
体现出一个城市的良心。
盲道的弯弯绕绕,
说明不少地方存在敷衍的情况,
仅仅是为了满足人行道的建设规范,
而不真正考虑到实际使用情况,
无障碍设施成了摆设。
媒体曝光后,
“十八弯”盲道仅用时3日便整改完成。
整改不必大费周章,
建设起来也并不困难,
难在有没有留心留意。
有力的监督可以纠正错误,
从长远来看,让无障碍设施发挥出好效用,
依靠的是城市规划的
重视程度、规定的强制性、管理的机制等。
无障碍环境不仅体现在硬设施上,更包括软环境。
在“重庆肢体残疾女士考教师资格证未过体检”一事中,女硕士邹蜜参加教师资格认定考试,笔试面试均通过后,却被卡在了体检环节,重庆市教师资格证体检标准里规定,“两上肢或两下肢不能运用,两下肢不等长超过5厘米”,为教师资格体检不合格。
要从顶层设计方面考虑特殊需求,对一些标准规范进行改革、调整,铲掉人为设置的障碍和门槛, 让有知识、有能力的残障人士自食其力、发光发热。
我国有上千万的视力残疾人,各类残疾人总数约8500万,他们的生活,需要其他大多数的关心。
一名盲人小伙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谈到,他走在盲道上,后面突然出现一辆电动三轮车, “你知道吗?他在盲道上载着别人,竟然还不依不饶地让我为他让盲道!”
关爱残疾人,自觉维护无障碍设施,多一分责任心,才能让小邓颖们多一分放心,让家属多一分安心,让社会多一分爱心。
此时,东京残奥会正在进行中,
运动员顽强拼搏、突破自我,
阐释着生命的价值和意义。
残疾人应该被更多地关注,
被给予更多的爱和希望。
更多的考验已然压在他们身上,
别让他们,
没有倒在拼搏的赛场上,
没有倒在生活的战场上,
却跌倒在盲道上!
来源:央视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