帮助中心
您的当前位置: 首页 > 文化 正文

今日小暑:三忌、三宜、三秘诀,过好最热15天!

作者:逍遥子 时间:2022-07-07 浏览量:
导读:今日小暑,民间谚语中讲:“小暑大暑,上蒸下煮”。中医认为,暑为阳邪,其性炎热,若起居不慎,暑气便会伤人。而且暑多挟湿,湿气侵入人体,除了常见的热症之外,还会引发水湿固脾、四肢困倦、胸闷呕吐等身体不适。此时,应牢记这三忌三宜三秘诀,加强身体养护,为自己和家人收藏转发,健康过整夏!三忌 1.食忌大热,诱发心病高温天气下,人体容易紧张烦躁、心火过盛。加之心脏排血量会明显下降,各个脏器的供氧能力明显变弱。

今日小暑,民间谚语中讲:“小暑大暑,上蒸下煮”。

中医认为,暑为阳邪,其性炎热,若起居不慎,暑气便会伤人。

而且暑多挟湿,湿气侵入人体,除了常见的热症之外,还会引发水湿固脾、四肢困倦、胸闷呕吐等身体不适。

此时,应牢记这三忌三宜三秘诀,加强身体养护,为自己和家人收藏转发,健康过整夏!


三忌

 1.食忌大热,诱发心病

高温天气下,人体容易紧张烦躁、心火过盛。

加之心脏排血量会明显下降,各个脏器的供氧能力明显变弱。

因此,夏季养生尤其要养护心脏,若不注意饮食,很容易引发心病旧疾。

大多有温热、升腾作用的食物,五行都属火,易使身体阳气过盛。

因此,小暑时节应忌食大热之物,如辣椒、白酒、羊肉等,日常穿着也不要过厚,以清凉为主。

 2.动忌大汗,徒耗阴气

适度出汗,能够加快体液循环和代谢过程,而出汗过多,伤津耗气,剧烈运动更会气随汗泄,增加身体耗损。

小暑养生应“少动多静”,避免剧烈运动和出汗过多。

可在清晨、傍晚比较凉爽的时刻,进行适当舒缓的运动。

时间控制在1小时左右最佳,身体微微出汗即可,切不可大汗淋漓,否则容易造成脱水、中暑等症。

运动过后要及时补充水分,防止出汗过多导致血粘度升高。

 3.卧忌贪凉,百病损伤

人体在睡眠后,对周围环境的适应能力降低,容易受到寒邪之气的侵扰。

背部受凉容易咳嗽,腹部受则会腹痛腹泻,严重者浑身关节疼痛、肌肉酸楚。

入睡时需遮盖腹部、肩颈、膝盖等易受寒气侵扰的部位,切忌因贪凉而引发更为严重的病症。
夜晚再热也不要将空调开的太低,防止出现头晕、闭塞、乏力、打喷嚏等症。

三宜
 1.宜晚睡早起
 《黄帝内经》有言:“夏三月,夜卧早起,无厌于日。”
夏季日照时间长,阳气盛行,阴气衰退,晚入睡可弥补阴气不足,早起可顺应阳气充盛。
晚上11点左右入睡,早晨6点左右起床,中午睡眠半个小时左右,是较为健康的作息。
俗话说:“热天睡好觉,胜吃西洋参”。充足的睡眠,可增强体力,消除疲劳,还能改善身体机能,提高身体素质。
2.宜吃三宝,合理饮食
第一宝:莲藕
生藕有清热生津,凉血滋阴的作用;熟藕有补益养血,利胃健脾的效果。
夏季空气干燥,身体容易缺水,吃藕既能补充营养又能消暑补充水分。
尤其是对中老年人来说,夏季吃藕是补养脾胃的最佳食材。
可凉拌藕,也可将莲藕用小火煨烂后,加入适量蜂蜜来食用,能起到安神、助眠的作用。
第二宝:黄鳝
俗话说:“小暑黄鳝赛人参”,小暑前后的黄鳝营养价值高,含铁量,矿物质和维生素丰富,此时食用最为滋补味美。
黄鳝性温味甘,有补中益气,消除积食,补肝脾,祛风湿,强筋骨的作用。
小暑时节吃黄鳝,与“春夏养阳”的养生规律一致,能起到“冬病夏养”的效果。
第三宝:绿豆芽
绿豆芽性凉味甘,能清暑热,调五脏,利尿除湿。
此外,绿豆芽热量低,水分和纤维素含量高,能够润肠通便。同时也是夏季瘦身佳品,减肥人群也可放心食用。
绿豆芽性寒可与姜丝搭配,中和其寒性,炒制时也可根据口味加些醋,来防止维生素B1的流失,保留营养价值。
3.宜情志疏泄
心为五脏六腑之首,因此便有“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”的说法。
此时我们要以“心静”为宜,凡事莫急莫燥,心平气和。
烦躁时可听些舒缓的音乐来放松。
也可在入睡时放松全身肌肉,注意自己腹部呼吸的起伏,排除杂念便可安然入睡。

“一份愉快的心情,胜过十剂良药”。把自己的郁滞散发出去,让情志得到疏泄,才能令气血和缓身心健康。


三秘诀
1.避暑 
中暑分为阳暑和阴暑,阳暑是因阳光暴晒或高温环境下造成的。
而阴暑是不恰当的吹风乘凉、喝冷饮导致寒邪入体所形成的。
夏季太阳毒辣,不可长期在外暴晒,户外工作时,不可过度劳累,应适当纳凉避暑。
此外,还需多饮水以防体液脱失,也可吃西瓜、喝绿豆汤、绿茶等来补充。
但不可大量饮用冷水或冰镇饮料,以免寒邪直中。
 2.避湿 
《黄帝内经》中记载:“湿气大来,土之胜也,寒水受邪,肾病生焉。”
夏季多暑多湿,人往往感到头重脑疼,容易产生抑郁,胸闷、脾虚等症,呼吸系统不好的人,容易引起咳疾。
日常起居要保持室内干燥,多开窗通风,降低室内湿度。
饮食上可吃些消热利湿,健脾开胃的食物,绿豆汤、荷叶粥、红豆粥,薏米粥等。
此外,休息时不要坐木质的凳子,木质凳子在夏季容易吸附潮气,久坐后容易得风湿,痔疮等疾病。
3.穴位养生
阴陵泉:利水除湿

微信图片_20220707083445.jpg

按摩方式:拇指指腹绕圈按揉,2分钟左右即可,微微酸胀为宜。
作用:促进消化吸收,利水除湿,调理三焦,预防夏季消化道不适。
涌泉穴:滋阴降火

微信图片_20220707083451.jpg

按摩方式:拇指用较大力按揉,30次左右,早晨起床和入睡前按摩效果最佳。
作用:缓解夏季出汗过多引发的阴虚火旺,还可缓解上火引起的口干舌燥,晕眩焦躁等症。
极泉穴:宽胸宁神

微信图片_20220707083458.jpg

按摩方式:双手按对侧腋窝,力度适中,每次按捏3分钟左右;按捏之后,可左右手交替拍打对侧腋窝,每次拍打40次左右。

作用:缓解燥热引发的心烦郁闷,情绪不稳,可宽胸宁神,调和气血。


夏日悠长,小暑已到,愿你心中无挂碍,随处可清凉。
小暑过后,便要入伏,最热的时刻就要到来。
从此刻开始,注意防暑降温,适当运动,清心安神,保护健康,只有如此才能健康过整夏。

转发给身边的亲朋好友,让我们一起保养身体,健康无忧,也祝所有的朋友小暑安康!


作者:逍遥子  来源:老子道德经(ID:LZDDJ-1)  在此致谢!

新华聚焦网:宋廷义 编辑

责编:孙树君


栏目分类
Copyright © 2021-2026 大连三德电影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:(辽)字第00767号
辽ICP备2021001953号-1       辽公网安备 21028102000148号       【人员查询】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