直线做事,曲线做人,才是人生最好的姿态!
南怀瑾先生曾提出:“做人做事应该走直线?还是走曲线?”
但真实世界不是简单的是非曲直,棱角分明。
若用非曲即直的视角看问题,只会禁锢自己的思维。
正所谓:“水至清则无鱼,人至察则无徒。”
人生最好的姿态便是既能直线做事,也会曲线做人。
直线做事,坦荡果决
《后汉书》中有这样一则故事:
东汉时期,有很多人拿桐木当柴烧。
有次,蔡文姬的父亲蔡邕在吴地避乱时,看见有人正在往燃烧的火炉内塞木板。
一时间内,炉膛里火星四起,传来阵阵木烈之声。
这清脆的声音一下子让蔡邕意识道这块木板非寻常之板。
他没有犹豫,竟直接伸手往火烫的炉内将这块正在燃烧的木板拿出来。
熄灭火焰后告诉烧火之人,这是一块做琴的好木头,并向他讨要了这块被烧过的木板。
蔡邕把这块木板交给了技艺高超的师傅。
经过师傅的仔细打磨,这块烧焦的桐木板上变成了一把七弦古琴。
这把琴琴声尤美,余音袅袅,成为中国最有名的四大古琴之一。
蔡邕也因获得此琴在音律方面获得了不斐的成就。
因为琴尾还带有当年燃烧后的痕迹,所以称这把琴为“焦尾琴”。
如果当时蔡邕稍稍迟疑片刻,让桐木多烧一会儿,剩下的长度就不够制琴之用了。
而琴尾的焦痕代表一位音律专家的果決。
这种做事当机立断的果决也为世界保全了许多美好的事物。
人到中年,我们早已习惯平淡安稳,按部就班的生活,做一件事前总是有太多的顾虑。
我们害怕失败,不敢前进,总是在原地独自等待徘徊。
可有句话说:“宁愿向前走一步,也好过在原地想十步。”
人生虽充满挑战,但也暗藏机遇。
而机会转瞬即逝,只会留给足够重视它的人。
面对机遇,有人徘徊犹豫,错失良机,也有人全力以赴,勇敢冒险。
唯有直线做事,火力全开,总有一天,好运会叩响了你的生命之门。
曲线做人,收敛傲气
老话有言:“心浮气躁者,一事无成;沉着冷静者,百福自集。”
在这个浮躁的时代,只有沉住气做事,收敛锋芒的人,才能够脱颖而出。
李密出生于一个贵族家庭。
他文武双全,志向远大,体恤士兵,深受百姓百姓拥戴。
在人才济济的唐朝初年,无人能与之争锋。
可看似人生赢家的李密最终失败了。
一路的顺风水顺水使得李密初心不再,不听谏言,更是诛杀瞿让寒了部下们的心。
年纪轻轻的李密就拥兵30万,获得了一场战争的胜利后,他变得狂妄自大。
殊不知,骄兵必败。
他根本没有看到自己的部队正在消耗,举疲惫之师迎战准备充分敌军。
甚至李密狂妄到不设防,以致让区区200余人偷袭成功。
由此可见,能伸不能屈的人生,注定失败。
而为人处世应像南怀瑾先生说的那样:要善于运用巧妙的曲线。
拥有曲线的人生,就如成熟的麦穗,饱满而弯下腰。
真正有内涵的人,懂得收敛傲气,选择俯身做事,放低自己。
《菜根谭》有言:“水低成海、人低成王。”
做人学会谦卑低调,故而成就大事。
好的人生,曲直有度
春秋时期的烛之武,家中三朝为宫,而满腹经纶的他,却一直不得重用。
但他并没有自暴自弃、妄自菲薄,而是默默忍受怀才不遇的寂寞与痛苦。
无论最终能否得到郑国国君的赏识,烛之武总是日复一日地发奋读书,关心国家时事。
在国家危急时刻,他挺身而出,只身前往秦国说服秦穆公,站在秦国的角度为他分析郑国亡国的利弊。
最终化解了郑国的危机,完成人生的辉煌一击,也为自己的一生画上了一个完美的感叹号。
易卜生说:“不因幸运而固步自封,不因厄运而一蹶不振。
真正的强者,善于从顺境中找到阴影,从逆境中找到光亮。”
人生可曲可直,自然不会被打败。
在顺境时走直线,昂首阔步,施展自己的才华;
在逆境时走曲线,默默积累,不惆怅未知的明天。
无论在怎样的人生境遇中,只要有一颗永远向着光的心,就不会轻易被击败。
一张优秀的素描作品,从来不只有单线条构成,而是曲线与直线相辅相成。
人生亦是如此,无论做人做事,只有把握好曲直,方可行稳致远。
直线做事,抓住时机,好运不期而至;曲线做人,懂得谦逊,万事圆满顺遂。
一个人最好的姿态,就是既能勇往无前,也懂得收敛锋芒。
愿你我今后都能能够通透笃定,亦曲亦直,坐看潮起潮落,云卷云舒。
请大家转发分享给身边的朋友,弘扬中华传统文化!
作者:逍遥子
来源:老子道德经(LZDDJ-1)
编辑:宋廷义
责编:孙树君